以前武汉其他地方有无鸭脖子我不知道,至少吉庆街在我1999年动笔写《生活秀》之前,是没有谁把鸭脖子当菜卖的。“池莉告诉记者,当时请人吃饭,就流行广东基围虾、卤牛肉,配上油炸花生米。
其实鸭脖出现在小说里也是有一定考虑的。”池莉说,在刻画主人翁来双扬时,想表现出武汉女性风情万种、泼辣、勤恳、独立的个性,鸭脖因偏僻独特成为最佳道具。
把鸭脖拿出来,剁成一节节,冷的也可以卖,这样手不沾油,衣服可光鲜亮丽。“池莉说,卤牛肉、油炸花生米都太大陆化,只有卖鸭脖,才能让主人翁的风情万种表现出来。
很快,随着《生活秀》小说、影视、京剧、话剧的出炉,池莉把”鸭脖子“和女主角来双扬活灵活现地推向了全国,并借人物之口说出”鸭颈下酒,越喝越有。“
鸭脖能这么快名声大噪,是因为它蕴含着武汉文化,单靠产品口口相传,没有一种文化的辐射,走不了多远。”池莉说。
池莉所说的武汉文化,指的就是鸭脖把武汉的性格、特点、风情传达到全国,全国人啃鸭脖时,其实是在品味武汉原味。
有时候我也会偷着乐,没想到一部小说,造就一个产业。“池莉打趣地说。
鸭脖如何打好文化牌呢?”我不是商人,不擅长包装鸭脖。“池莉说。不过她建议,一是深挖文化底蕴,现在很多从事鸭脖生意的人,都不知道鸭脖所代表的武汉原味文化,又怎能营销好鸭脖呢?二是把产品做好,在上海、北京很多鸭脖品牌都是连锁经营,质量有保障。但在武汉精武路,门店众多,招牌不一,口味不同,如果质量参差不齐,卫生状况良莠并存,岂不是一荣俱荣、一损俱损?